《周处除三害》,商标圈如何铲除行业“三害”!
最近,一部名为《周处除三害》的台湾电影引发了观众们的热烈讨论和追捧,票房成绩更是节节攀升,让人瞩目。据最新统计,截至3月12日,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成功突破了四亿元人民币的大关,成为近期华语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
影片中,以为自己死期将近的通缉犯陈桂林发现,自己在三大通缉犯中仅排名第三,决定效仿“周处除三害”的典故,除掉排在自己前面的两大通缉犯后再自首,意图在死前借此留名。该片化用《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讲述了通缉犯陈桂林以为自己生命将尽,于是决心除掉通缉榜上排在自己前面的两大罪犯并借此扬名的故事。
作为知产小编,在观影之余想到商标圈一系列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现象,又何尝不盼望商标圈也出个暴力美学的周处帮苦逼的知产人出头,一刀化解商标行业的“三害”呢。
一害:商标抢注
二害:商标傍名牌
三害:商标诈骗
一害:商标抢注
商标恶意抢注指的是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恶意抢注多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权利领域,故多发生于商标、域名及商号。
如何破解此害?
1.定期监测商标注册情况:创业公司等应该定期监测商标注册情况,及时发现商标被抢注的情况。这是预防和应对商标抢注的第一步。
2.提出异议申请:如果发现商标被抢注后,可以通过提出异议申请的方式进行维权。这是对抢注行为的一种直接反击。
3.积极应对恶意维权行为:当企业遇到商标抢注及恶意维权的行为时,不仅应积极应对这些行为,更应适时“主动出击”,攻防兼备。这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
4.抵制职业注标人的炒作:企业发现商标被抢注时,应冷静应对,抵制职业注标人的炒作。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在先使用权”,企业可以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使用商标。这意味着即使商标被抢注,原使用者仍有权利继续使用该商标。
5.尽早申请,使用标准且宽泛的描述:为了防止商标被抢注,需要尽早申请,并使用对商品和服务的标准且宽泛的描述。同时,申请越多子类别越好,虽然这意味着放弃通过国际申请延伸至中国的机会。
6.国际商标布局及抢注应对: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国际商标布局和抢注应对是相辅相成的工作,既要开疆扩土,又要注意维护和修缮。这有助于在国际市场上保护自己的商标不被抢注。
二害:商标傍名牌
“傍名牌”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依附他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或者企业名称,利用不正当手段或方式在市场上突出使用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其目的是让消费者误认、混淆,从而扩大销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傍名牌的人往往是为了规避侵犯名牌的商标权,想出各种打擦边球的办法,将知名商标进行文字拆分、重新组词、打乱顺序并加入到原商品标题文字内,以达到最大限度引流的商业目的。
如何破解此害?
前期预防:
1、企业在注册营业执照后,应马上将企业的公司名称关键词、商标名称或图案、网站域名等注册商标,以保护企业的商标权;
2、企业的富有创意的图案、前端的技术、产品外观设计等应分别登记版权、申请专利权、实用新型等权力,防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被仿冒,损坏企业的权益。
中期查漏补缺:
1、同一商标使用在不同的环境或产品、广告宣传中会增加不同的设计元素,有不同的视察感受,因此,随着商标的丰富的使用,企业需要不时的将商标的元素逐一注册,360度的保护企业的商标权;
2、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创作出各种智力成果,对企业有用的成果,应将期保护起来,以备后用。
后期检查、打击: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了一定知名度,一些不法人员,会顶风作案,傍名牌,甚至造假,一旦假冒产品流入市场,对企业的形象将造成具大的影响,因此,后期检查,打击尤为重要,那如何才能对市场上的傍名牌,造假者形成一定的预防和威慑呢?
1、企业内部成立知识产权部,在各主要销售区域设立知识产权办事处,专门打击傍名牌、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2、监控与本企业相类似商标的注册情况,随时对企业的品牌造成伤害的商标进行异议、宣布无效等操作,保护企业的商标被傍名牌。
三害:商标骗局
1.百分百包下证
商标注册不可能百分之百包下证,商标注册为人为审查,任何商标注册都有可能出现驳回的情况。而且商标查询盲期、商标近似、商标导议等,都有可能导致商标注册失败。所以,有代理机构保证商标注册成功率百分百,这时候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2、快递邮寄到付文件
商标局不会以任何形式快递到付件给申请人,即使真有文件,也是指定邮政局专人派送,并且文件是免费的,不需要付快递费。
3、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以商标局的名义通知商标情况
商标局不会给任何申请人私下电话联系或者添加微信好友,一律加好友核对商标信息的均是骗人的。
4、提前一年以上收取商标续展费用
商标证书的有效期是10年,10年期间不需要缴费,商标局规定续展期限只能是到期一年内安排,如有提前两年、三年、四年甚至是五年通过微信、短信、电话让你缴纳商标续展费用的,一律都是骗钱。
5、低价吸引客户
以低价吸引客户,收费后则不提交注册,过后用伪造的注册证书应对客户。或是没有前期商标近似检索,直接提交,待商标被驳回后再收取高额的复审费用。
6、更换电子证书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名义对现在已下证的商标进行联网入库。告知之前的是商标局发证,现今需要更换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证书,否则会影响商标的使用,从中收取几百到上千的费用。
如何破解此害?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say NO!一定要小心!一定要仔细检查!类似诈骗的目标人群是注册商标的申请人,因此申请商标的企业或个人应该小心谨慎,如果是请代理人申请的一定要与代理人保持沟通,遇到这种情况及时交给代理人处理,如果是企业或个人自己申请的,要弄清商标申请流程,关注商标局的官方信息,需要花钱时,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如发现商标代理机构上述涉嫌违法行为,可以将相关线索、证据向商标代理机构所在地或者涉嫌违法行为发生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执法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
最后,《周处除三害》影片的英文名叫《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直译过来就是“猪,蛇,鸽子”,这三种动物对应着“痴、嗔、贪”三害。三种烦恼也被认为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商标三害何尝不让知产人头痛欲裂。
现实中没有像周处这样的传奇人物来单独引领商标领域的巨大变革,但商标领域的进步与改善仍然是正在发生的。这一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多方共同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
知识产权局作为商标领域的主管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断对商标法进行深入研究与修改完善,使我国的商标法律法规建立在更为合理的逻辑基础之上。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不仅为商标申请、审查、维权等各个环节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也为商标权利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除了知识产权局的努力外,商标代理机构、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也都在为商标领域的进步与改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商标代理机构提供专业的商标申请、维护和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企业则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维护,提升了商标的知名度和价值;而消费者则通过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商标,推动了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这些进步与改善共同为我国品牌强国的建设和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打造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随着商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相信我国的商标领域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国家的经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